在这个平和温润的年代,“宝贝”成为流行手册中一个非常打眼的词汇:当宝贝装时下大行其道的时候,上海女大学生正用奶瓶喝水,网络聊天室里网友们你宝贝我宝贝地叫着,耳边还流行着《宝宝贝贝》歌——仿佛我们整天呼吸着的空气都透着稚嫩和顽皮。
“装嫩文化”的悄然流行有点不约而同,又似乎是不期而遇。人们宁愿生活在摇篮里,用无邪的眼睛张望这个世界,也胜过浸淫在现实复杂多变、充满竞争的真实环境中。说它怀旧也罢,浪漫也罢,甚至有人不屑一顾地甩一句:不嫩装嫩。
宝贝其实是不尽相同的。
那种甜蜜可爱的小女生装扮,透出一种对美的期盼和追求,“单纯”是美的准则。她们推崇友好简单的人际关系,在外表上讲究活泼纯洁,拒绝成熟的妆容。衣服上的卡通形象也反映了独生子女一代渴望并珍视友谊的心情。
至于在网络中随处可见的昵称,给人一种尽力想拉近与对方距离的感觉,但在虚拟世界中的虚拟对话,使这种努力变得力不从心,人与人之间反而更遥远了。
举手投足都透露着对青春的留恋,说到那些已过了宝贝年龄的“宝贝”。有时她们的言谈举止虽让人略觉夸张,但那种要求自我完善和对生活的热爱,却是无可挑剔的。
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盲目自恋。对自己感觉太好以至于自称“宝贝”,给自己罩上粉饰的光环,把任何缺点都忽略不计,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,自以为比中国任何一个女人都完美,都有魅力。这种自我陶醉的宝贝,让人有点恶心。